
《夜宴》,我把它评为“较差”,因为我把“很差”给了《无极》,在我心目中《夜宴》和《无极》还是有差别的。
我去看《夜宴》,其实是抱着对冯小刚的信任去的,因为我觉得从《英雄》开始,《十面埋伏》一直下来,我们的电影都败在“太雅”,好像不能正常说话,不弄到古色古香就不能上映。观众其实对这样的段子只能报以嘲笑,觉得他们是在装深沉。
冯导一直以大众为亲人,一直都以拍摄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为己任,我想他拍摄的相同题材影片应该不会有“端着”的感觉,应该像“三国演义”那样大气和充满智慧,像“水浒传”那样快意恩仇,总之一个字-“直接”。
结果看完了之后,我的感觉就是,中国的古装影片怎么了,都像是一个人拍的,全都一个味儿啊!你们就不能俗点儿?俺看不懂啊!
电视里面播放人家采访冯小刚,他说了为什么把这部电影拍成这样的原因,大概的意思是,要想一个电影制作大,就得有大投入,大投入进去了,就得 指望收回,还有得赚,其实拍一部电影对于他和他的投资者来说就是一单生意,要想收回大投资,光靠国内市场不行,得挣外快,如果想挣外快,就得拍摄外国人喜 闻乐见的片子了,你跟人家说咱们中国有很多很不错的现实题材影片,人家洋人不听,人家只爱看像《卧虎藏龙》似的东西。
有道理啊,我当时就明白了,这就是李安之后中国电影啊!我明白了,突然觉得很理解他们了!
可转念一想还是不对,有几个疑问:
1。你为什么那么想拍那难看的大制作,就不想拍点儿以前那种,成本低,收益好,口碑佳,流传广的呢?就不能戒掉那个大制作的瘾?
2。为什么只有国外的钱才能cover到你的成本呢?国内的市场不够大吗?现在电影票这么贵,中国幅员这么辽阔,拍点大家爱看的,收不回成本吗?还有后面的长尾巴效应,你整这么难看的东西出来,大家看一遍就不看了,买一张碟就纷纷要转让了,当然不行。
3。就算你要迎合洋人的口味捞外快,也行啊,但是你就不能也照顾一下我们的口味,拍点大家都可以看的片子,我发现像《勇敢的心》,《埃及艳 后》,《角斗士》之类的,制作也很大,中外都流行,更别说像《指环王》那样的优秀作品了。这样我们可以知道,其实大家的口味是不冲突的啊!
你们还是好好的思考一下,平时读点书,多看点中外优秀作品,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导演,再决定要拍什么样的片子吧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