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卷:看新闻了吗?今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问了个问题,问怎么看待“范跑跑”。
剁馍:你不是公务员吗?要是今年考试,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啊?
花卷:我?我是坚决站在范老师这一边的啊,遇到危险马上自救是人类本能啊,况且地震来的那么突然,我们应该给于范老师宽容和谅解,毕竟他也是幸存者之一,不应该在遭受重大灾难之后还责难他。
剁馍:你要是这样说,就考不上公务员啦,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混进队伍里去的。
花卷:怎么呢?不是问我的看法吗?说的对不对这都是我的看法啊!
剁馍:看来你还不了解公务员考试的目的啊,更不了解公务员是怎样一只队伍。
花卷:那你说说看。
剁馍: 这个考试问这样的题目,他怎么可能是想知道你的看法,又不是民意调查。你应该回答:第一方面,“范跑跑”的行为是他不具备作为教师道德水品的体现,教师在 遇到危险的关头首先应该想到学生的安危,而他完全只想到自己。如果他当时对学生施以援助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幸存者。另一方面,就是你说的那些话了,我们不 应该过分责难他一个人,而是有所反思,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。
花卷:唉,你这种人不加入我们,真是国家的损失啊。不过,我不明白,要是像你这样说,这也合理,那也合理。不就没有方向了吗?我们到底是站在哪一边呢?
剁馍:这就要说到下一个问题了,你不光不了解考试,也不了解公务员这个队伍。对于公务员来说,方向是首长手指的方向,要和首长站在一边,首长说“谴责他”,你马上就写“第一方面”;首长说“谅解他”,你马上就写“另一方面”。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。明白了?
花卷:你这种“墙头草”我看了就想把你拔掉。
剁馍:什么时候公务员队伍里都是你这种“愤青”了呢?你怎么通过考试的啊,没有天理。
花卷:呵呵,这是一个秘密。
其实导演奢望的不多,无非就是重复一下《霸王别姬》的辉煌,如果用英文讲,就是yesterday once more。有太多的导演,他们一旦成名,就佳作不断,比如斯皮尔伯格、大卫芬奇、王家卫。为什么只有陈凯歌,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《霸王别姬》出事(“要出名,先出事”-郭德纲语)之后,就再没有大作能问世呢?空有“大家”头衔,却“十分钟”就“年华老去”。 为什么《梅兰芳》不能红,这要分析一下《霸王别姬》的成名要素。 无非是两点,一是好剧本,二是张国荣。但在拍《梅兰芳》的时候,这两个都成了问题。 首先是剧本,是拍“大片”还是拍“禁片”,当年的《霸》以禁片姿态横空出世,可今天《梅》的编剧和导演,已经没了当年舍生忘死,为了艺术牺牲票房的勇气。禁片是别想了,擦边球都打的心惊胆战。 其次是谁来演?张国荣已然是不成活,还有谁能兼顾演技,身段,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呢?答案是:没有这样的人。黎明,是一个错误的选择,可选谁不是错误的呢?难不成选梅葆玖?他的明星号召力仅限于票友。 其实,这两个问题都不难解决,导演解决不好,恐怕是中国人的老毛病在作祟:年纪越大越保守,一旦成名就患得患失。 首先第一个问题,这原本不是问题,这样一个题材,集“大片”和“禁片”气质于一体,只有把他拍成“禁片”,它才能成为“大片”,如果你只想把他拍成“大片”,它就只能成为“烂片”。今天的中国,已经是开放搞活,百花齐放,《色戒》能上映,还怕《梅兰芳》不能?无非是删减版,广告效应只会更好,再说,还有电驴呢! 在看第二个问题,这更加不是问题,看看今年的奥斯卡,《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》演员全都没有名气,甚至连导演也不是一线,但依然得到了承认,收回成本是不成问题,日后片约是不成问题。你别说那是在美国,在中国我们更不是浅薄之人,你看金鸡百花,哪个选出来片子是大明星大制作?没有黎明章子怡,就演不了了?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,在戏班子里找个长得像煤老板的那还不容易的要死,而且唱功还得到了保证。章子怡一开口,不听戏的都不相信她演的是当年唱红大江南北的人物。 《梅兰芳》搞砸了,虽然票房还是可以,但我相信有能力的导演志在高远,《梅兰芳》留下的,应该只有遗憾。而更加遗憾的是,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大导演,要毁掉多少好题材。现在我国的电影状况,是敢拍“艺术”片的没有能力没有钱,有钱有能力的不敢拍“艺术”片。我眼见这一堆刚从电影学校出来的新锐们,成名无门,就整...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