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集体主义的生根
当我们年满两岁半,我们的个人生涯结束了。我们被送到幼儿园,强迫呆在一个由两三个阿姨和几十个同龄小孩组成的圈子里。我们被要求在老师说话的时候一起不说话,不管我们这个时候想说话还是不太想说话。我们被要求每天下午都要一起唱儿歌和跳集体舞,不管我们是不是感兴趣或者擅长与否。
如此过了三年,我们进入小学。除了老师的年龄大一点,自己的年龄大一点,学习的东西多一点以外,这地方跟幼儿园没有太大不同。我们被要求同一时间安静下来,同一时间做广播体操。我们用同一个姿势端坐,我们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要求穿着同样的衣服。我们喜欢合唱,我们喜欢集体舞。
我们在同一时间春游,同一时间做卫生,我们和别的班级比谁在春游的时候更爱护花草,谁在做卫生的时候更有质量。我们被教育要有“集体荣誉感”!我们尚不知道什么是“个人荣誉感”。
如此又过了六年,集体主义的精神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。
=集体主义在发芽
既然我们有了集体主义,我们就要运用。哪一群人和我们是一个集体?什么时候全世界是一个集体?什么时候只有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集体?什么时候只有我们学校是一个集体?一个班是一个集体?
还有一些其他的关于“集体”的分类,比如:“好学生”,“能按时交学费的学生”,“没有早恋的学生”。也许是天生喜欢拉帮结派,被划分了集体的我们很有归属感,很有被需要感。上学的时候老师甚至帮助我们强化这样的集体主义情绪,比方说批评谁没有穿校服;比方说划分哪些是好学生,哪些不是;在班会的时候说谁还没有交学费。没有被批评到的我们很有被归属到优势集体里感觉。
至于说另外一个集体的人,他们是否有正当理由?是否受到伤害,我们并不关心,为什么?因为他们不是我这个集体里的,而我只有“集体荣誉感”。
=集体主义在壮大
我们成年了,集体主义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。
当奥运火炬传递的时候,我们是中国人,他们是法国人。
当争夺迪士尼乐园的时候,我们是上海人,他们是香港人。
当找工作的时候,我们是城市人,他们是农村人。
。。。。。。
我们不是一个一个的人,我们是一个集体。
我们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思考,我们有的是集体智慧结晶。
我们将个人荣辱和他人荣辱忽略,我们抓住集体荣誉感或者优越感。
=引申
在火炬传递在法国受阻碍,我们把MSN签名改成一致,在一瞬间都变成了“爱国青年”这个集体的一份子,这个集体急需一个目标来显示他的威力,据说LV援助过达赖,我们要给他点颜色,但是LV我们都买不起,怎么办呢?那就家乐福吧,“关键时刻,方便实用”。于是这个集体分成了“抵制了家乐福”,和“没有抵制家乐福”两个集体。抵制家乐福的人辱骂没有抵制的,在家乐福的出口骂那些买了东西出来的人没有良心。
没有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,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集体。大多数人没有找过LV援助达赖的确切证据,大家都害怕在最关键的时候脱离了组织。
法国人阻止奥运火炬传递,我们要抵制它,我们不问为什么。我们不管现代奥运会谁创立的,我们也不问国家大剧院谁设计的,我们不问空客飞机哪儿来的,我们不问自己以前有没有用过法国牌子,总之现在,我抵制,因为集体的需要。
日本人第一个派遣小分队来支援我们抗震救灾,我们支持,我们不问为什么,我们不管他们过去是不是参拜过靖国神社,不管自己过去是不是抵制过日货,不管他们过去是不是屠杀过我们的同胞,总之现在,我支持,因为集体需要。
地震捐款的时候,我们除了自己行动以外,还热衷于比较,看看有什么人没有在集体里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。都是房地产企业,为什么万科捐款那么少?都是偶像明星,为什么刘德华捐那么少?
=最后的话
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,都不是为了它实际的作用,而是为了自己表态的需要,那么,不如算了。
有一本书叫做《1984》,我们都该去看看。
当我们年满两岁半,我们的个人生涯结束了。我们被送到幼儿园,强迫呆在一个由两三个阿姨和几十个同龄小孩组成的圈子里。我们被要求在老师说话的时候一起不说话,不管我们这个时候想说话还是不太想说话。我们被要求每天下午都要一起唱儿歌和跳集体舞,不管我们是不是感兴趣或者擅长与否。
如此过了三年,我们进入小学。除了老师的年龄大一点,自己的年龄大一点,学习的东西多一点以外,这地方跟幼儿园没有太大不同。我们被要求同一时间安静下来,同一时间做广播体操。我们用同一个姿势端坐,我们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要求穿着同样的衣服。我们喜欢合唱,我们喜欢集体舞。
我们在同一时间春游,同一时间做卫生,我们和别的班级比谁在春游的时候更爱护花草,谁在做卫生的时候更有质量。我们被教育要有“集体荣誉感”!我们尚不知道什么是“个人荣誉感”。
如此又过了六年,集体主义的精神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。
=集体主义在发芽
既然我们有了集体主义,我们就要运用。哪一群人和我们是一个集体?什么时候全世界是一个集体?什么时候只有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集体?什么时候只有我们学校是一个集体?一个班是一个集体?
还有一些其他的关于“集体”的分类,比如:“好学生”,“能按时交学费的学生”,“没有早恋的学生”。也许是天生喜欢拉帮结派,被划分了集体的我们很有归属感,很有被需要感。上学的时候老师甚至帮助我们强化这样的集体主义情绪,比方说批评谁没有穿校服;比方说划分哪些是好学生,哪些不是;在班会的时候说谁还没有交学费。没有被批评到的我们很有被归属到优势集体里感觉。
至于说另外一个集体的人,他们是否有正当理由?是否受到伤害,我们并不关心,为什么?因为他们不是我这个集体里的,而我只有“集体荣誉感”。
=集体主义在壮大
我们成年了,集体主义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。
当奥运火炬传递的时候,我们是中国人,他们是法国人。
当争夺迪士尼乐园的时候,我们是上海人,他们是香港人。
当找工作的时候,我们是城市人,他们是农村人。
。。。。。。
我们不是一个一个的人,我们是一个集体。
我们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思考,我们有的是集体智慧结晶。
我们将个人荣辱和他人荣辱忽略,我们抓住集体荣誉感或者优越感。
=引申
在火炬传递在法国受阻碍,我们把MSN签名改成一致,在一瞬间都变成了“爱国青年”这个集体的一份子,这个集体急需一个目标来显示他的威力,据说LV援助过达赖,我们要给他点颜色,但是LV我们都买不起,怎么办呢?那就家乐福吧,“关键时刻,方便实用”。于是这个集体分成了“抵制了家乐福”,和“没有抵制家乐福”两个集体。抵制家乐福的人辱骂没有抵制的,在家乐福的出口骂那些买了东西出来的人没有良心。
没有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,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集体。大多数人没有找过LV援助达赖的确切证据,大家都害怕在最关键的时候脱离了组织。
法国人阻止奥运火炬传递,我们要抵制它,我们不问为什么。我们不管现代奥运会谁创立的,我们也不问国家大剧院谁设计的,我们不问空客飞机哪儿来的,我们不问自己以前有没有用过法国牌子,总之现在,我抵制,因为集体的需要。
日本人第一个派遣小分队来支援我们抗震救灾,我们支持,我们不问为什么,我们不管他们过去是不是参拜过靖国神社,不管自己过去是不是抵制过日货,不管他们过去是不是屠杀过我们的同胞,总之现在,我支持,因为集体需要。
地震捐款的时候,我们除了自己行动以外,还热衷于比较,看看有什么人没有在集体里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。都是房地产企业,为什么万科捐款那么少?都是偶像明星,为什么刘德华捐那么少?
=最后的话
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,都不是为了它实际的作用,而是为了自己表态的需要,那么,不如算了。
有一本书叫做《1984》,我们都该去看看。
Comments